About us English Contact us
最新消息
  首页 >>IC新闻

图片版中西文化差异 网友惊呼创意给力

发布者:跨文化传播学术网 发布时间:1/1/2011 9:23:52 PM    阅读:3131

 

(金婷 综合报道) 近日,网上流传“一个德国人如何用图阐释中西文化巨大差异”的帖子,图片作者用图片的方式,将中西方文化差异中的一些部分表现得淋漓尽致,包括时间观念、生活方式、人际关系,以及表达观点和心情等。网友惊呼创意给力,很符合现实情况。

  记者选取了其中几幅图片并摘录部分网友的点评。以下图片蓝色代表西方国家,红色代表中国。

准时

网友点评:老外(主要是欧美西方人?)对于时间观念十分强。而汉语里关于时间方面的词句,最发达的就是:差不多,还行,基本上那时间吧,等等。“不准时”以及“没有时间观念”,几乎可以成为“中国人”的代名词了。

生活方式

  网友点评:中国人非常非常非常喜欢热闹,生活方式在老外眼中看来,就是如图所示,永远喜欢有人陪,永远不喜欢独处。而且,认为一个人总是独处,那这个人可怜了。老外却正好相反,他们总喜欢独来独往。假如有人总是没有任何目的只为陪而陪地过去陪他们的话,那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受到了侵害。

  
表达观点时


 

  网友点评:中国人在表达个人观点时,总喜欢拐弯抹角。老外则是有一说一,有二说二,直来直去。事实上,中国人的处事哲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“话到嘴边留半句”。因此,在老外眼中来看,中国人表达意思时,总令他们费解。


人际关系

  网友点评:中国人最讲究的,就是“关系”过去叫“关系”,现在有人玩新词,不再叫什么“关系”了,改称 “人脉”,叫什么也不能改变其本质特征。而国外的人情世故相对简单,“老外”比较单纯,为人处世不像中国社会这样处处“讲关系”。

处理问题方式

  网友点评:老外则显得非常没有中国人聪明了,在这一点上。我们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圆滑的人了吧。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几句训话:一切要“和为贵”、不要“不撞南墙不回头”。

排队

  网友点评:从排队也可以看出文化,老外不就常说中国人都不大喜欢排队,没有秩序意识。让中国人喜欢排队习惯排队,还真是个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呢!

聚会

  网友点评:老外永远不会明白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喜欢过春节了,也永远闹不明白为什么中国话里的“团圆”代表着多么深厚的文化意涵。看看那巨大的“圆”,这不正是一个最好的中国文化“图腾”吗?我们中国人要什么?不就是要个团圆么!

  后记:

  这些画非常生动,同时也让人思考。
  文化及其元素是千百年来渐渐发展形成的,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,每个置身其中的人都无法摆脱它的影响。对于东西方文化,每个人角度不同,经历不同,其见解也会千差万别。许多文化的表现形式或许在某一特定的场合有适宜和不适宜的区别,但是就文化本身来讲,没有对错之分。
一个德国人用图片来试图阐释他眼中的中西文化差异,如思维方式,为人处事,世界观等,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角度。而在事实上,西方人永远不可能彻底理解中国人为什么在思考方式、为人处事上面会是那样,而不是这样;也永远不会真正弄明白为什么中国人的世界观会与他们的相当不同,而不是相同;更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对人生意义的看法与他们的相去那么远,而不是这么近。他们或许用画来说明区别,也仅仅是说明一下区别,而不太可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。
  中国文化已经深深地烙在中国人的一切行为之中,一切思考模式之中,而要让中国人彻底改变中国人的这些文化习惯,基本上是“不可能的任务”。同理,要让德国人,或者说是西方人彻底改变他们的一切行为方式,及思维方式,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。因此,就像一位网友指出的“就区别说区别,不指望彼此有什么本质性的改变,这似乎才是理解东西方文化的最理想境界,这也应该是看这些画时的最佳心态吧。”

电话传真:86-27-6875.4227;Email:media.whu@gmail.com
跨文化传播学术网 2010 版权所有 | 友情链接:APP开发